有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,也有人说我们是焦虑的一代,但在我看来,我们离垮掉很远,离焦虑很近。
而我在威士德工作以来,我并不否认自己也有过对未来的恐惧。但现在想来,当初的焦虑不值一提,因为我终将要一个人直面自己的未来。
上周同学会,副班说他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,在工作期间,他曾提过的自由:"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可以支配,有多余的薪水可以花费。"这句听起来还不错的话让我感觉有点迷糊,他说很多时候他会在空闲的时间消耗自己,也浪费过自己多余的薪水。从一个人的游戏到一群人的蹦迪,从一个人的熬夜到一群人的聚会,不知不觉中,他说已经和当初一起入职的人差出了无数个项目的距离。当时,我沉思良久。
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:"当初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,很多年后,你们也许会有很大很大的差距。 " 听到这句话后若有所思,自己有一种"只争朝夕的慌乱感",但更多的却是那种"力不从心的挫败感"。
我相信,在威士德工作着的每一位员工。都曾年少轻狂,都曾肆无忌惮。但从当下的时代与个人经历来看,亲爱的同事们,一定不要忘记,记得自己去面对所有的犀利和风雨。一味地放纵自己,不是对自己的包容,而是对自己未来的妥协和轻蔑。别因为一时的欢愉而消耗自己,也别再畏惧放纵所带来的犀利和风雨。
事实如是: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却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得游刃有余。她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不同的项目,也可以在同一项目中把所有的程序都做到尽善尽美。与其说她不可匹敌,不如说是游刃有余。
我特别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:"你可能有不同的工作,也可能有不同的角色,但那又怎样,最后只有你,才能定义你自己。"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絮,从不知所措到应对自如,她用了很多年才做出了这样的成绩。
我们总要学着平衡自己的人生,而不是站在原地抱怨和周旋。在我看来,抱怨和周旋没有太大的意义,适当地平衡自己才能不负这一生的努力。拒绝——焦虑妥协,才是自己和未来最好的较量。不希望看到的是自己或者同事,在岗位上偶尔出现的萎靡不振的状态,影响了自己一天的工作质量的同时,还影响了别人!因为工作是有感染力的。